“喂?您好,请问是和泰爱心服务社吗?我有点事,但是现在你们办公室不方便进来,能不能麻烦您下个楼?”6月16日,服务社接到了一位服务对象的电话。值班的老师下楼后,迎接她的是一面鲜艳的锦旗。服务对象林女士说明了来意:“我是来给平凉街道社工陆颖老师来送锦旗的,这次疫情期间一直在和我保持联系,问我有没有菜吃,平时也特别关心我们,她人可好了!”林女士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但两年前的林女士还没有那么阳光,第一次上门走访的时候,林女士对社工的到来还心存防备,不愿吐露心声。刚开始邀请她参加项目活动的时候,她也是默默坐在角落,一声不吭,不和伙伴们交流,甚至还会提前退场。社工陆老师通过居委了解到林女士是一位外来媳,与丈夫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平日里靠低保金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大女儿2021年中考,成绩本可以上高中,但出于家庭经济情况考虑,去了卫校就读,小女儿还在读初中,母女三人挤在一间一室户内。巨大的生活压力让林女士透不过气来。
得知林女士的情况后,陆老师时常通过微信与林女士保持联系,关心她的日常生活,为她提供亲职教育方面的咨询和帮助。还在2020年春节时,为林女士申请了2000元帮扶资金。陆老师的真诚打动了林女士,渐渐地,林女士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还会主动与陆老师和伙伴们交流生活上的烦恼琐事,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起来。
今年三月开始,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上海都按下了暂停键,陆老师担心林女士的生活没有基本的保障,经常联系询问,关心着林女士一家的日常生活。在得知市基金会为困难群众发放物资的名单中有林女士时也松了一口气,并及时跟进物资发放情况。面对社工无微不至的关心,林女士非常感动,在解封后,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服务社,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陆老师的真诚付出,换来了林女士的真情回报,一面小小的锦旗承载着服务对象对社工最真挚的感谢。陆老师会以此为动力,其他社工也会以陆老师为榜样,为更多服务对象送去温暖。